关注民生 共建和谐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在全国首创小额贷款扶贫模式,履行社会责任纪实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成立以来,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科学发展,一手抓履行社会责任,在充分发挥金融职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富民惠民,关注民生,高度重视对慈善、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不遗余力地开展对困难群体的帮困救助,为建立一个平衡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近年来,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已累计捐款100多万元支持慈善、社会公益事业和对困难群体进行帮困救助,多次组织员工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多次在员工中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活动,多次到郊区学校慰问贫困学生。2006年,分行捐款20多万元在大邑县金星乡修建了“兴业希望小学”,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受到良好教育。随后,分行又向学校捐赠30多台电脑、2000多本图书,10多万元的教学、体育用品和各种学生生活设施等。兴业希望小学开学后,以前流失的学生又回到了学校,现有学生比以前增加了40%,解决了附近方圆10多公里范围内适龄儿童的就学难问题,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的善举为“民心工程”。

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通过一系列、持续性的支持慈善、社会公益事业的实践,特别是以帮扶兴业希望小学为载体,分行行领导多次到大邑县金星乡进行调研,多次到金星乡政府和兴业希望小学进行回访,并深入学生家中和贫困农民家中进行慰问,行领导通过与乡村干部、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以及众多农民的广泛接触、了解,分行行领导感觉到:“党中央提出的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捐资助学、解决学生读书问题是‘百年大计',同时,解决学生家庭及贫困农民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为此,成都分行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创新帮扶救助体系,总结出金融业关注民生,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新思路,即:以关注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起点;关注民生,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帮扶救助覆盖面;因地制宜,以创新金融产品助推“三农”均衡发展;以点带面,起到示范效应,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达到社会和谐。

11月初,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党委在全行党员、干部、员工中开展“六个一工程”活动,即:通过员工捐款和发放贫困农户特定小额贷款的形式,在成都市的贫困农村,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修建一个现代农业基地、修建一条乡村公路、修建一个乡村卫生院、修建一个乡村敬老院、修建一个乡村图书馆。11月6日,成都分行与大邑县金星乡签定《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对口帮扶大邑县金星乡和平村协议》,在成都分行捐款5万元的基础上,开始试点贫困农户特定小额贷款,在全国商业银行中首创小额贷款扶贫模式,迈出了股份制银行进入成都农村市场的第一步。

一、特定小额贷款扶贫模式的特点

(一)小额农贷打捆,助农脱贫致富。成都分行的小额贷款扶贫模式是在成都地区选择最贫穷的村,再选择村内经济状况最差的贫困农户,采取“扶贫捐款+小额农户贷款+生产援助”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帮助这些农户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目前,成都分行已在大邑县金星乡进行试点,选择大邑县金星乡和平村的近30户最贫困农户,将他们的土地集中,将小额贷款打捆,加上我分行的5万元捐款作为启动资金,为他们建立一个“生态园艺基地”,使贫困农民成为“农业工人”,尽快脱贫致富。(二)多措并举,“立体”扶贫。成都分行在为大邑县金星乡“生态园艺基地”提供捐款、小额农户贷款的基础上,分行还将出资聘请农技人员为贫困农民传授园艺技术,送他们到园艺业发达地区学习,为他们介绍销售渠道,参与整个产、供、销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达到时间短、投入少、见效快的目的,使他们尽快脱贫制富。这种小额贷款扶贫模式与单纯的捐赠和一般的扶贫贷款不同,将为贫困农户提供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致富渠道,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发挥金融工具支持城乡统筹的作用。 (三)推进城乡统筹,创新金融工具。一直以来,农村市场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都是被金融机构忽略的相对空白地带。成都的农村金融市场以往也只以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和成都市商业银行的支持为主,小额农贷的业务更是只有农信社在开展。成都分行的介入,就是希望采用“扶贫捐款+小额农户贷款+生产援助”这一创新金融工具,更加广泛地关注民生,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提高帮扶救助覆盖面,助推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服务,达到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