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长春分行钱币展示厅—交子介绍
兴业银行长春分行钱币展示厅—交子介绍

交子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并流通于我国四川民间,政府于1023年首次以官方身份正式发行交子。交子实物迄今未有发现,最早出土的交子钞版早年流失日本,最初发表在《东亚杂志》,国内只有印版拓片图,拓片图上半部刻着“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二十九个字,下半部刻有房屋、人物和成袋的包装物,以及3个人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背运货物等图形。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称为“私交子”。北宋初年,因为蜀地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发展迅速,货币需求旺盛,但蜀内又缺少铜矿,无法铸行铜钱,只能以铁铸钱流通,当时铁钱与铜钱的价值达到了1:10的悬殊比例,这进一步导致了商品贸易过程中现钱交易的不便,于是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交子一经出现便迅速发展,约1004—1007年间,在益州知府张咏的主持下,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划押、图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支付凭证流通。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1000文收手续费30文。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又名“楮币”。这时的“交子”,更像是一种存取款凭据或是现金支票,而非货币,与纸币的性质还相差很远。

 

“交子铺户”都是财力雄厚,在商界素有威望的富豪,能够做到随时取兑,这为交子建立了较高的信誉。因此,交易双方为了减少费用,逐渐愿意接受用交子这种存钱凭据代替铁钱来支付,使得交子“无远近行用”。这样,原本仅为存钱凭据的交子,在大额的商业贸易中,逐渐被当作信用货币使用起来。交子既可以向发行者兑换铁钱,又可以在市场中购买商品,完成了由存钱凭据的角色向信用货币的转换。于是,一种全新的货币形态——纸币就这样诞生了。

 

私家商户发行的交子简称“私交子”,政府发行的交子简称“官交子”。它们不仅是发行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不同,而且实际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纸币。“私交子”必须缴纳铁钱才能获得,也可以随时兑现铁钱。用近代经济学眼光看,它就是一种兑换券, 属于可兑换纸币。“官交子”就不同了,与“私交子”相比,它最初虽然也可以兑换,但是后来逐渐就不能兑换了,而成为一种政府强制发行的信用纸币。

 

意义1

 

交子虽从民家发起但逐渐受到政府认可,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子务”,所有交子都要加盖交子务等官府的大印,并留有存根,兑现时要核对以防止伪造;

 

 

意义2

 

交子面额固定,官交子最初将面额固定为1贯到10 贯,分十个等级,后来简化为5贯和10贯两个等级,再后来又简化为1贯和500文(相当于半贯)两个等级。面额的逐渐变小,说明交子已日益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意义3

 

交子的发行有严格的控制。一是设定界分。所谓界分,实际上就是有效期。官交子按期发行,每期三年有效,称为“界”,到期后必须兑现。二是限制发行额。最初一次发行125万贯,由政府拨付铁钱36万贯作为准备金,发行额是准备金的3-4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