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长春分行钱币展示厅—五铢钱介绍
兴业银行长春分行钱币展示厅—五铢钱介绍

五铢钱

 

 

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五铢钱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开始铸造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铸开元通宝,历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共延续流通了739年,是我国古代货币继半两钱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直百五铢、永平五铢

 

五铢钱是在半两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初继续沿用秦朝的半两钱,但是汉初经济凋敝,物资匮乏,为了解决流通中缺钱的困境,以便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从汉高祖刘邦即开始允许民间铸造减重的半两钱,历经高后(即吕后)、文帝、景帝三朝,持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货币减重,最终将重达十二铢的秦半两钱,减重到重量仅有四铢的汉半两钱 ,称为“四铢半两”,减重幅度达到了66%以上。

 

 

常平五铢、陈五铢

 

武帝即位后,推行的积极扩张的政策导致财政拮据,进行了频繁的货币改革,在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第一次废除四铢半两钱,准许郡国铸造一种新钱,以“五铢”为文,这就是最初的五铢钱。因为允许郡国铸造,所以又称为“郡国五铢”。后来又经过两次币制改革,汉武帝彻底收回了郡国的铸币权,只允许上林三官铸钱,规定天下不是上林三官铸造的钱都不得使用。“上林三官”指的是设立于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钟官、辨铜和均输三种官职,其中,钟官负责掌管铸钱事宜,辨铜负责辨别铜色 ,均输负责管理铜锡等铸钱材料的运输,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中央造币厂。从此,中国的货币进入了五铢钱的时代。

 

 

大统五铢、两柱五铢

 

意义1

五铢钱首次实现了货币铸造权的统一,为政治上大一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意义2

五铢钱大小适中,轻重适宜,五铢钱的重量标准一直延续使用到清末,并成为整个东方货币体系的基础货币重量,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货币。

 

意义3

五铢钱在铸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外郭技术的使用,既防止了盗铸者剪钱边盗铜,又能够在流通中保护钱文,使文字不易磨损。从五铢钱开始,外郭的形制就固定了下来,直到近代采用机铸技术。另外,五铢钱采用铜范法,即用铜来制作母范,这比此前的石范工艺先进,铸工更为精细,在提高钱币精整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艺术性。

 

 

上林三官五铢钱、铁五铢

回到顶部